搜尋此網誌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老梗:紀錄是操作的基礎

我準備了一本小本子,把自己的觀察記錄在裡面。這不像很多人所做的想像的交易記錄。我的本子是紀錄自己猜對或猜錯,除了判斷下一步走勢外,我最感興趣的是證實自己的觀察是否精確,換句說就是印證自己是否正確。
我持續作自己的小備忘本,大約作了六個月。工作結束時,我不是立刻回家,而是記下我想要的數字,研究其中的變化,我總是在尋找重複和同樣的價格行為。


以上是摘錄自《股票作手回憶錄‧Edwin LEFEVRE》的文字。當初自己剛進入市場也是這樣的學習,每天用手寫紀錄個股、與大盤的變化。前幾篇提到《練習是提高操作勝率的方法》,『腦袋知道 一件事』與『用手紀錄、以及自己下單是不同層次的理解』。LEFEVRE學習認識市場的方式也是直接透過記錄來瞭解。

我們與傑西李佛摩已經差距了一個世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896年後編制,當時指數的內容是由 12股票編製,現在則是30檔編制,道瓊指數有超過一百檔股票做為其成分;資料膨脹量自然不在話下,因此,怎麼讓資料呈現的更有秩序、更容易理解,是我一直放在心上的問題,這也是我一頭鑽進data mining 的主要理由。現在的資訊量更龐大,更需要做紀錄。

紀錄是一種思維蹂和的過程。在記錄的過程中,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把資料轉化成資訊,在腦海中反覆演練成決策的螺旋,在操作中得到的經驗若繼續進入這樣的循環,時間久了,腦筋的肌肉會因為這樣的練習越來越堅韌。

強調紀錄是操作的基礎是因為有紀錄才有反省與檢討的「東西」,這個東西可以是某種經驗、知識或感覺,如果沒有紀錄,在每一次買賣結束後只有飄忽的爽或不爽的感覺,這樣很難進步;多少投資人在市場上賠了幾百萬,卻沒有留下任何的隻字片語!?賺錢也是,是怎麼賺的?運氣還是某一個決策過程?

資料資訊決策操作是四個獨立的過程,只有資料不會等於決策。每次有人要問我哪一檔股票比較容易漲?!甚至要我直接用系統展示買賣哪一檔股票!?其實....我都滿痛苦的XD,並不是我沒有操作的把握,而是問題不應該這樣問,同樣的名單給不同的人操作,可以有天差地別的結果。聽明牌的敗率會這麼高的理由就是在這裡,明牌太簡化了金融操作背後的流程與複雜性,另外就是認為有某種機械訊號能夠等同買賣的決策訊號,沒這回事,決策一定是經過思考後的結果。這個思考的細節,只有透過你自己的紀錄才能夠一步一步分解「思維」裡面的動作。

台股在2011.09.15出現波段的新低點。很多人感覺十分苦惱,覺得好像末日、二次衰退要來了的新聞與評論越來越多。資本主義已經橫行人類歷史幾百年了,他不會因此消滅,重挫不會是市場的末日,平白無故的一次又一次被市場教訓又毫無所得才是。大跌、大震盪是學習的好機會,千萬要把握。

共勉。

延伸閱讀:《籌碼分析系列
-----
若有任何的建議或想法歡迎加入我們的FBG-plus與我們討論。
下載Chrome 瀏覽器
下載Firefox瀏覽器
歡迎用chrome、firefox這兩款瀏覽器查詢個股資金流向,效率是IE的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