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網路是產業/國家的神經系統



讓對話幫助產業長出神經元,幫傳統產業演化出新生命



很榮幸今天能與TIEA理事長詹宏志先生以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台經院的前輩茶敘。

我定位自己是新創農場的農夫,我們選擇的農場是金融產業,透過雲端科技與使用者中心的設計,致力於化繁為簡,讓金融服務業更貼近使用者需要。我認為「創造」或「新創」都不是從真空中出發,他必續跟傳統(現有的金融產業)有對話與聯繫。典範的轉移看似跳躍,但仍舊是在一個發展的視野被逐步孕育。

我喜歡用農業的形象定位自已,而不用工業革命之後的建築工程來描述身份,因為在實作中發現產業的面貌慢慢演化成更有機更動態的結構,當kevin Kelly說世界透過internet的聯繫變成the One,聽在我們這些有生物或醫學背景的人耳中是很有感覺的。產業的界限在重新定義,產業的互動正在重新鏈結,適合描述現況的詞彙已經不夠用,需要重新定義許多的現象,如果在產業的論述中發現愈來愈常用「演化」、「分化」、「DNA」、「胚胎」、「融合」、「基因」等生物學用語不用覺得特別奇怪,這也表示我們面對的是還未沈澱的知識,沒有人知道現在究竟是怎麼樣,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讓人語塞的產業現實。典範已經轉移了,你我都逃不掉。

如果發現過去賴以參考的知識完全不受用,一點都不要意外。我們看市場的方式是動態的,有機的,整合的,非線性的,因此我沒有辦法用做工程的形象來定位創業者的角色。貼著市場開發、免費經濟,以及與許多異業結盟的活動等,都與傳統製造業的思維不同。製造業也會喊創新,許多NB大廠也自稱自己的服務是雲端概念,但其實我們思維的出發點根本不同。與詹先生討論時有兩點建議,也適合跟大家分享

1.期待論述:需要有人不斷的觀察,分析並且界定我們現在正在處理的是什麼樣的「知識」。如果我們使用的語言不足以描述現在的情境,那怎麼能依據這個不充分的理解去制定政策,設計法律、甚至決定產業該怎麼發展?

2.促成對話:前面提過,創新需要從傳統中出發,傳統代表被驗證的需求,需求才是創新的溫床,任何有價值的創造都是從顯著的需求出發,怎麼讓舊的需求有新創的蛻變,單靠往前衝刺的研發是不可行。

對話好比讓神經聯結起來,論述好比已經連結起來的神經叢進一步分化成特有的功能。網路不是一個次產業,或各種產業中的一種。網路就是產業的神經,讓一個國家從上到下可以長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必備的「功能」,因此我們在談論「網路」時就不單純是在談論一個產業的理由就是在此,一個國家沒有健全的「網路(產業、系統、文化...etc)」就只能癱瘓在地上任人踐踏,這就是現在的台灣。我們除了在意自已公司的存亡,我們更在意台灣這個國家在面對全球競爭時是不是有未來。

產業要創新,描述現象的語言也要創新,概念是新的,政策,法律與所有配套的思考方式都可能重新調整。台灣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我相信我們會找到出路的。大家一起加油。


---
作者簡介:Paul, Nvesto 執行長
官方網站:http://www.nvesto.com/ ;  http://www.ishel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