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大藏省財務官木神原英資因為一九九五年成功地和 美國連手阻升日圓,因此有了「日圓先生」的封號。 |
光看書名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尤其書本的封面設計實在很普通(
年鑑學派提倡「整體的歷史」,注重歷史的長時段發展,且跨學科的研究,將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納入歷史學
以「飲食」作論述主軸,分析因為各地人民因地理、政治的變化對飲食習慣的影響,他從文藝復興前的歐洲講到美洲被發現,最後在講回到東方的亞洲。
舉個例子:
1533年,嫁給法國人當皇后的義大利人,卡特琳‧德‧梅迪奇,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望族,嫁給法國人是因為梅迪奇家族要仰賴法國的政治勢力來對抗國內反梅迪奇家族的勢力,不過,法國因這一樁婚事,而引進了北義大利的豐富的食材、甜點與食譜,刀插、松露、醬汁與冰淇淋都是在這個時期引進法國皇室,與卡特琳‧德‧梅迪奇皇后隨行的佛羅倫斯廚師到了法國,是現代飲食的起源。
這就是這本小書大致的論述架構,從地理、政治與文化背景對餐飲演化的影響,這種論述非常立體,讓我們讀者閱讀時感覺到因果關連很故事性,榊原英資先生以跨越數百年的時間感看事情,每翻閱幾頁,就會有,啊~~原來是這樣啊的新鮮感與知識上豐收的愉悅感。
另外書中也不斷反覆提及農業發展對工業革命與國家文明進展的重要性,英國幹掉西班牙的原因之一是英國的殖民地全部被拿來有系統的發展農業生產,西班牙與葡萄牙則是把重點放在掠奪礦產,美國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初快速崛起,也是因為一次世界大戰歐洲農糧欠收的背景讓美洲成為世界穀倉,到現在,美國仍然掌握全球最重要的農業資源。
我們習慣將農業與傳統劃上等號,傳統就不等於現代,不等於現代就不是進步,不進步的就該被揚棄,在這種脈絡下的思考,很自然的會把土地當成無關痛癢的商品(物),把無限制的土地開發當成進步。只把硬梆梆的工業當成進步,把GDP數據搞大當政績。其實完全搞錯了。不過,話說回來:
對身為開發APP開發者與資訊產業一員的我來說,這樣想會不會很跳TONE啊啊啊?!
一點也不會。我們不是傻瓜,也不想當傻瓜。除了專注盤面的變化(軟體工具的開發),我們也需要從更大的架構與格局去看世界,瞭解什麼是進步,什麼是基礎,什麼是進步的條件。經濟的數據是為了協助我們看世界,但不等於世界本身,也不等於我們的生活。「日圓先生」在這一本小書中作了絕佳的示範。一個身處在最激烈與震盪的外匯市場的高手,他是從文化、歷史、地理、政治與貿易的細節看世界。展現一種把從把複雜的理論重新回到人間的統合能力,經濟:就是衣食住行育樂。幸福不是數據,是你我主觀的感受。
共勉。
註1:與年鑑學派相反的是死背派,歷史就是背誦。
延伸閱讀:《籌碼分析系列》
-----
若有任何的建議或想法歡迎加入我們的FB或G-plus與我們討論。
下載Chrome 瀏覽器。
下載Firefox瀏覽器。
歡迎用chrome、firefox這兩款瀏覽器查詢個股資金流向,效率是IE的一百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